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综历史]衣被天下 第138节 (第2/3页)
易洗不掉,一般守军会顺便送上点火服务,伤害性极强。 不过,大明如今并不需要这种守城服务,毕竟这玩意杀伤性虽大,但是战后收拾难度也巨大,如果不是必要,一般不会动用这等“武器”。 那这玩意有什么用?木白纳闷地敲了下这块沥青板,就听工部尚书说道:“此物历经寒火,得百般催化,比之沥青更加坚硬,臣等试过,将其碾平后斧敲而不变形……” 正在他说话间,被皇太子捏在手中的沥青板子竟然“咔嚓”一下碎开了,随后仿佛慢动作播放一般,以一种婉约俏丽的姿态落在地上。 木白:……啊。 工部尚书:啊?!! 沐浴在所有人目光中的沥青板子:嘤,不是咱不努力,实在是外力太大啦! 作者有话要说:东西方的两个石头,东方的瓷、西方的玻璃因为材质不同开创了不同的文明。 瓷器耐热、温润、不透明,因此东方发展出了丰富的饮食文化、饮茶文化,同时为人风格和理念也和瓷器一样,历经高温却依旧明亮温和,藏锋于内。 而西方人的玻璃导热性强、透明、所以西方人多以吃生、凉、温食为主,(港真沙拉这玩意真是难吃啊!by 锻炼中的作者君)文化和为人也比较直接,而且锋芒毕露,喜欢bling bling的东西(现在中国人的审美都是被西方影响,以前中国的文化大部分时候都不是很喜欢这种特别通透的东西) 而同时,瓷器给中国带来了大量的财富,玻璃却帮助西方人看清了这个世界。所以说这点来说也是挺有趣的,不同的两块泥就养出了不同的文化,感兴趣的话可以作为论文题目。 第156章 工部尚书看着七零八落散到地上的板子,眼神很是痛心疾首,再抬头看着太子殿下的时候,更是露出了三分哀怨七分忧愁,就像是个刚听说孩子考了99分的老母亲刚想开心一下,就得知这次考试总分是150分,心理落差相当巨大。 更糟糕的是,他还刚打了包票,转眼就被打脸,简直是人间惨剧。 不对啊,他之前明明试过这玩意的坚硬程度,之前他说的斧子都砍不破真的没有夸张来着。 难道是有哪个贼人怕他立功,替换了这块板子?想到这个可能性,工部尚书立马蹲下身捡起板子试着拧了下,又拧了下,纹丝不动。 那,那难道是这儿恰好有个裂纹?谁做的,好卑鄙! “咳咳——”木白轻咳一声,看向这个年纪轻轻便靠着出色的管理能力和手工能力入主工部的官员道,“苏尚书不必多想,是孤的力道比较大。” 苏尚书感动地抬头看了眼为他送台阶的太子殿下,自觉自己只做出了这么点成绩就猛翘尾巴实在是太不应该了,翘尾巴也就算了,还翘得如此拙劣,竟还要让太孙殿下为他找借口,简直,简直是耻辱啊! 苏尚书猛吸一口气,定了定神,满脸肃然地躬身作揖道:“殿下,恕臣失仪!臣以为此物还有改进的空间,请容臣将其带回,臣一定会将其改造成刀枪不入剑过无痕的坚硬板材!” 听到“剑过无痕”四个字,木白的眼角不由抽动了下,他深深看了工部尚书一眼,缩回手揣在袖子里,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眉目清俊的青年站姿优雅,目送对方远去的表情很有些意味深长。 既然年轻人想要多磨炼一下自己,作为上司的他有什么理由不接受呢。 木白有些沧桑地想,人族的记忆果然短暂,想当年他在大庭广众之下力能扛鼎的辉煌记录现在应该没多少人记得了吧! 哎。 也许是太子殿下这些年日常泡在公务之中,很少再像过去那样经常上校场的缘故,也有可能是和他熟悉的小伙伴们都已远赴各地值守的原因,昔日充满了他的传说的京城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提起皇太孙当年的英雄事迹了。 现在说起皇太子,众人的印象都是谦顺、恭谨、友爱、仁孝之类的高大上词汇。 若非还有香杉书社这么个抹不去的印记在,木白当年参加科考的事情都要成为传说了。 不过十多年过去,也的确有些外地来的文人雅客在参观时候生出了怀疑,毕竟想想当年皇太孙的年纪能做出这一番事业委实有些太过离奇。 又因为木白当年没有留下任何正式的身份证明,用的又是和皇室八竿子打不着的假名,加上皇室和官府均是态度暧昧,不承认也不否认,总之,皇太孙到底有没有参加科考已经成了一个薛定谔的传说。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还有一小群人认为木白其实是另一个人,只不过他的传说被皇太子顶上了。 他们拿出的证据便是如今已经从采集人像时候的绘画方法——“柏画”,已经变成了一个广为人知的普通流派 。 柏画因其独特的绘画方法和角度,以及其成品的栩栩如生,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认可和喜爱。虽然传统画家认为这等画作停留在绘画中最低等的“画形不画意”的状态,但抵不住人民群众的喜爱。 “什么意不意的咱不懂,咱就知道这画的人那是真像人,东西也是看到的东西,请师傅画完之后,再请驿站邮给老家的亲戚,那倍儿有面。” 这是近两年才流行起来的风尚,而说起这股流行的源头大家都很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