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七零之反派亲娘回城记 第81节 (第3/3页)
,确保不会坏掉。 谭二舅夫妻最近也算帮了不少的忙,听了杨大芳的话,都乐滋滋的表示,一定把板栗收好,一定不会出任何的差错。 谭二舅家里的山地更多,一家人靠着种植几亩薄地,其实图个温饱都困难,更别提让几个孩子上学了。 等回到村子,谭二舅就让人去村子里打板栗了,他本来和媳妇商议好,按照一毛一斤的价格收购板栗,结果谭二舅母直接按照八分钱一斤的价格,去吆喝去了。 而村子里的人,根本没有别的赚钱的途径,听说山上的毛栗子八分钱一斤有人收购,都发动全家去采板栗,一家人一整天下来,采个百来斤不成问题,赚个十块八块钱啥的,都能买好几斤肉吃,也能买不少的盐吃了。 反正山栗子满山都是,当然要赚这个钱了。 这个时代的人还是朴素的,杨大芳收购的板栗里,竟没有掺水和发霉的板栗,板栗个个都颗粒饱满又新鲜,都是新打下来的板栗。 板栗太多的话,给板栗开口又成了一个问题,这需要大量的人工。 除了当天苏佩玉带走的板栗,杨大芳把剩下的板栗请人,按照五分一斤的价格,都开了口子。 开口子多简单啊,镇子上不少媳妇大娘都愿意干呢,一边看着自家小孩玩水,一边就把板栗开好口子了,还能赚一笔钱。 所以,杨大芳家里小小的院子,越发挤满了人群,众人在她这里领走板栗开了口子,再给她送过去领工钱,杨大芳则在后厨炒板栗。 这种天气炒板栗,那并不是什么轻松的活计。 杨大芳大感吃不消,又请了邻居吴大娘帮忙一起炒板栗,按照七分钱一斤的价格,请人来家里一起帮忙炒板栗。 制作板栗的成本再次增加,不过杨大芳却轻松了不少。 她可不想自己因为赚钱,以后落得一身的病痛,久病床前无孝子,一个人任何时候,都得有一身健康的身体才行。 等把所有的板栗炒好,杨大芳让谭春天给谭大舅母送板栗去试卖了。 而在城里,等过了两天的时间,苏佩玉又风尘仆仆回到小镇了。 没错,她是来取板栗的。 苏佩玉对杨大芳道,“大芳妹子,你猜怎么着?我拿走的那几个袋子的板栗,我卖一块钱一斤,不过两天,竟然都卖完了。” 苏佩玉的店铺位置好,刚好处于江城最热闹的地方,旁边就是电影院之类的,因糖炒栗子的香味太诱人,不少人都花钱买一袋子看电影去,再有店铺本来的人气,这糖炒栗子想不火都难。 总之,和前一阵子阴郁的苏佩玉比,现在的苏佩玉朝气蓬勃,风风火火的,她搬走好几袋子的板栗的同时,不忘让杨大芳多存一些板栗,这些板栗打算让货车司机赵有信出车的时候,直接给送到京城的店里去。 没错,京城的物价又更高一些,苏佩玉打算让这个糖炒栗子,到时候卖一元五一斤。 由于杨大芳的大力收购,很快就存了上千斤的板栗,让赵有信出车的时候给苏佩玉的朋友送到京城去了。 而收购板栗的成本,苏佩玉也先给了杨大芳,杨大芳也没客气,直接收下了在,至于赵有信这里,则苏佩玉自己打点了关系。 到了这批板栗送到京城的时候,刚好那边的天气冷了起来,而炒制的热乎乎的板栗,立即吸引了路人的眼球,不少人围过来看了看,就开始买板栗了。 京城这种地方有钱人更多,那一千斤的板栗,在这种好地段,也不过几天就卖完了。 苏佩玉的朋友忙给苏佩玉打了电话。 也亏得杨大芳一直在大力的存货,很快就专门发了一车的板栗到京城,这才让京城的店铺缓了货源的急。 连续的大晴天以后,天气阴沉下来,到了夜晚,雨滴噼里啪啦,一下就降落了下来了。 半夜,杨大芳躺在床上听着雨,莫名觉得有些伤感,而在床上躺了一会儿,她忽然一个起身,险些没跳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