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0章 纵使相逢应不识(保底六千字送达) (第3/4页)
人来听未发表的音乐,他怕会让老师觉得李铁柱不信任他。 赵丽娅和柳婉云在休息室。 赵丽娅:“妈,记得别在李铁柱面前叫我小名。” 柳婉云突然露出警惕的眼神:“为什么?丫丫很难听吗?你干啥?不会是喜欢上李铁柱了吧?就你?松竹儿不打死你我打死你!” 赵丽娅气得翻白眼:“我会喜欢他?是这样,他就是我小学那个笔友,被你扔掉的熊猫石是他送的……” 柳婉云惊奇:“竟然会这么巧?” “呵呵!你现在感觉怎么样?亲手把你家铁柱送的熊猫石丢了。” “都怪你!又想揍你一顿了!” “凭什么怪我啊?” “谁让你拿熊猫石去砸你爷爷的核桃?不然我能给你扔了?” “核桃不就是砸来吃的吗?” “那是你爷爷盘了二十年的核桃!” “我知道啊。” “知道你还砸?” “我就想知道二十年的核桃,里面坏了没有,还能不能吃。再说了,不给他剩了一个吗?” “一个怎么盘?” “爷爷又没怪我,他那么疼我。” “他不怪你,但我也得揍你一顿啊,得拿出态度来。不然不礼貌!” 不一会儿李铁柱出来,请二人进去听录好的音乐,柳婉云才气咻咻地给了赵丽娅一坨子,终止了互相甩锅的谈话,赵丽娅被打得没脾气。 李铁柱道:“阿姨,怎么了?别打丽娅。” 柳婉云:“没事儿的,她从小被我打到大,看起来弱不禁风,其实很抗揍的。” 李铁柱无言以对。 赵丽娅对李铁柱瞪眼:“看什么看?你还想检测一下我是不是抗揍吗?” 李铁柱:“那倒也不至于……” 进了录音棚,老师放了全部二十四首音乐,总时长四十多分钟。 这是赵丽娅和柳婉云第一次听到《梦·三国》的配乐,明显被惊艳到了。 赵丽娅眉头紧皱,她以为自己跟李铁柱的差距并不太大,他歌写得比我好,我唱功碾压他,在写歌上还可以追一追。这也是她如此纠结于专辑最后一首歌的原因,有一个执念,李铁柱的新专辑热卖,她不想自己的新专辑扑街。 可到现在,她才发现自己跟李铁柱的作曲才华差距巨大,难怪这个游戏舍得拿出两千万天价找李铁柱这么一个新人。 二十四首配乐都很简短,却大气磅礴回肠荡气,都非常好听。 除了《梦回三国》这首主题曲外,当属四季之曲写得最好。 《春之萌芽》灵动悠扬,把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表现得淋漓尽致。 《夏之进军》激昂壮阔,将夏天的蓬勃茂盛与战争的推进结合得很巧妙。 《秋之丰穰》喜悦澎湃,很有秋高气爽大获丰收的画面感。 《冬之静寂》苍凉肃杀,鹅毛大雪伴着凄厉的北风席卷而来,带着历史的厚重气息。 此外,还有《序章》、《优胜》、《破竹》、《战》、《悠扬》、《往时》、《终极》等曲子,除了把各自的主题表现得很精准外,也都很好听。 这些曲子风格高度统一而又有所创新,将古典中华乐器与西方管弦乐结合得很秒,即古典又雄浑。 赵丽娅听傻了,不知道说什么,以前感觉是既生瑜何生亮。 现在,她只想安安静静当个歌手。 柳婉云也愣了好久,她一直以为自己粉李铁柱所以立场有些偏,经常给人狂吹李铁柱的作曲天赋,有夸张和水分。 现在,她才发现自己还是低估李铁柱了,他这水准,已经是大师级的了。 这个世界果然有天才! “之前我还惋惜,你为什么不考川乐。”柳婉云摇了摇头,“现在我明白了,你没必要上川乐,因为很多川乐的作曲系教授,都未必能写出一首这样的曲子,而你可以这么短时间写出二十四首,风格还如此统一。” “柳教授过奖,见笑了。” 李铁柱被夸得脸红,我不是天才,我只是单纯的挂逼而已。 柳婉云道:“叫我阿姨就好,那什么我能提点建议吗?作曲完全没问题,天才之作,录制上有些小瑕疵。陈老师?” 制作人陈品老师,也是认识柳婉云的,笑道:“客气啥,直接说就是了,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正好一起探讨一下。” 柳婉云就细致地说起了几首曲子中的问题,提得很专业。 李铁柱完全插不上话,甚至听不太懂,赵丽娅懂但不敢说话,绝逼挨揍。 陈品老师倒是和她谈得有来有往。 一个小时后,终于谈完。 陈品道:“铁柱,放心吧!你这一系列的配乐,绝对是业界一流的,如果这二十四首还撑不起《梦·三国》,那其他游戏直接下架好了。” 李铁柱还真有些担心来着,听专业人士认可了,才松了一口气。 出了录音棚,柳婉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