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94章 峨眉新掌教 (第2/2页)
,叫人想起,心中多么难受呢!“ 漱溟听了此言,触动心思,当时虽然宽慰了他夫人几句,打这天起便寝食难安,终日闷闷不乐。 他夫人盘问几次,他也不肯说出原因,只是用言语支吾过去。 如是者又过了半年,转瞬就是第二年的春天。 兰因又有了两个月的身孕。 漱溟忽然向他夫人兰因说:“我打算到峨眉山去,看一个隐居的老友简冰如。你有孕在身,爬山恐怕动胎气,让我一人去吧。“ 他二人自结婚以后,向来未曾分离,虽然有些依依不舍,一则兰因身怀有孕,不能爬山,又恐漱溟在家闷出病来,便也由他一人前往。 临别的时候,漱溟向着他夫人,欲言又止者好几次。等到兰因问他,又说并无别的,只因恐她一人在家寂寞等语。 好在兰因为人爽直,又知她丈夫伉俪情深,顶多不过几句惜别的话儿,也未放在心上。 谁想漱溟动身后,一晃便是半年多,直等兰因足月,又生了一个女孩,还是不见回来。 越想越是惊疑,刚刚能够起床,也等不及满月,便雇了一个乳母,将家事同儿女托一个姓张的至亲照应,便赶往峨眉探望。 那简冰如是一个成了名的侠客,住在峨眉后山的一个石洞中,兰因也听见她丈夫说过。等到寻见冰如,问漱溟可曾来过? 冰如道:“漱溟在三四月间到此住了两个多月,除了晚间回来住宿外,每日满山地游玩。后来常常十多天不回来,问他在哪里过夜,他只是含糊答应。 同我临分手的一天,他说在此山中遇见一个老前辈,要去盘桓几天。 倘若大嫂寻来,就说请大嫂回去,好好教养侄男女,他有要事,耽搁在此,不久必定回家。还有书信一封,托我转交,并请我护送大嫂回去。 因为他现在住的地方,是人迹不到的所在,徒找无益。 后来我送他出洞时,看见洞外有一个仙风道骨的道长,好似在那里等他,见了漱溟出来,听他说道:'师弟这般儿女情长,师父说你将来难免再堕魔劫呢。' 我还听漱溟答道:'师兄不要见笑,我求师的动机,也起于儿女情长啊。' 我听了非常诧异,暗暗在他们后面跟随。 才转了一个弯,那道长已经觉察,只见他将袍袖一拂,忽然断崖中涌起一片烟云。 等到云散,已不见他们二人踪影。 我在此山中访寻异人多年,并无佳遇。 漱溟想必遇见仙缘,前往深山修炼,我非常羡慕。 峨眉乃是熟路,到处寻访,也不见一丝踪影。 “兰因听了冰如之言,又是伤心,又是气苦。 她虽是女子,颇有丈夫气,从不轻易对人挥泪,只得忍痛接过书信,打开观看。 只见上面写道:“兰妹爱妻妆次:琴瑟静好,于今有年。客秋夜话,忽悟人生,百年易逝,遂有出尘之想。值君有妊在身,恐伤别离,未忍剖诚相告。峨眉访道,偶遇仙师,谓有前因,肯加援拔,现已相随入山,静参玄秘。虽是下乘,幸脱鬼趣。重圆之期,大约三载。望君善抚儿女,顺时自珍。异日白云归来,便当与君同道。从此刘桓注籍,葛鲍双修,天长地老,驻景有方,不必羡他生之约矣。顽躯健适,无以为念。漱溟拜手。“ 兰因读罢,才知漱溟因为去秋自己一句戏言,他觉得人生百年,光阴易过,才想寻师学道之后,来度自己。 好在三年之约,为期不远,只得勉抑悲思,由冰如护送回家,安心在家中整理产业,教育儿女。 这峨眉新任掌教,便是拜师之后的齐漱溟。 如今他已经接了妻子、儿女上山,执掌了峨眉。 此时,峨眉弟子在五台身死,此事传入凝碧崖,齐漱溟便召集同门,商议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