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8章 江左风流唯谢安 (第2/2页)
此刻要恨死反复修改文章的人!因为,你有命反复修改,老子没命等啊! 谢安就这样改来改去,改了十多天,终于不用再改了——桓温死了! 所以,谢安是个难得的人才!变通的人才!充满智慧的人才! 那么,谢安是怎么起来的呢? 谢安出身在名门世家,其父谢裒,官至太常,他的兄弟也是大官。 谢安四岁的时候,名士桓彝,也就是桓温的父亲,见到他,大为赞赏,说:“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王承)!” 也就是说,谢安在幼年的时候,就给人不平凡的感觉了。 谢安少年时,就得到名士王濛及宰相王导的器重,已在政坛享有盛誉。 然而谢安并不想凭借出身、名望去猎取高官厚禄。朝廷征召谢安入司徒府,授任他佐著作郎之职,都被谢安以有病为借口推辞了。 什么是高人? 就是高官厚禄放在他的面前,他不为所动。 这样的人,除了傻子,就是高人! 谢安越这样,人们对他的风采就越向往,因此,社会上流传一句话:大才槃槃谢家安,江东独步王文度。 谢家安是谢安,王文度,就是王坦之了。 谢安隐居在东山,交往的都是当时的名士,什么王羲之、许询、支道林等等人,就是不出仕。 别人整天瞎游逛的话,肯定很快就成了乞丐,但是,谢安无论怎么游逛,也是有钱人,因为谢安是江东世家,有的是田地,他弟弟谢万又是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凭这样的条件,他就是瞎逛到死,照样有钱。 谢安并不是不出山,并不是不想展示自己的才能,而是他在寻找着最好的机会。 他要不出山则已,一出山一定要于国有用。 桓温对谢安也非常的重视。 有一次,谢安来到桓温的府第,桓温十分高兴。二人畅谈生平经历,欢笑终日。离开后,桓温对左右说:“你们是否见过我有这样的客人?” 后来,桓温也去谢安的住处,正碰上谢安整理头发。谢安性情迟缓,许久才理罢,让侍从取来头巾。桓温制止说:“让他戴好帽子再相见。”桓温就是如此器重谢安。 谢安在弟弟去世之后,知道再不出山,谢家的势力就逐渐衰弱,而且,此时国家正是需要有人制衡桓温的时候。 于是,他决定出山了! 他完全可以直接找司马昱,接受他的征召。 可是,谢安没有。他很聪明,先去找了桓温。 桓温大喜,任命他为吴兴太守。 谢安又由此为跳板,进入朝廷,任为吏部尚书、中护军。 他不但让桓温认为是他的人,也让司马昱认为是他的人。 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做法,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制衡桓温。 他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关系,所以,他能在桓温面前那么从容镇定,他才能对桓温的加九锡要求一拖再拖。 王俭评论谢安,说:“江左风流宰相,惟有谢安。” 此言,没有过誉。 谢安,他出山了,他要做的事,远远不单单是制衡住桓温,他还要保护整个东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