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硁硁然小人哉! (第1/2页)
                许多习惯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品读赏析的官员,都没有明白,此间的含义。 因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历代统治者站在自身的角度,为了实施愚民政策对孔子思想进行的故意曲解! “没错,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程处弼又肯定的念了一遍,自信满满,声音高昂。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百姓的文化知识高,认可、理解为政者推行的政策,为政者就应该给他们宽松自由的环境,让他们在规定的范围内更好地行事。” “如果百姓的文化知识不高,对于为政者推行的政策不能够认可、理解,为政者就要对他们进行引导教化,上下沟通,尽量做到使所有的百姓都明白。” 其实,孔子虽然是封建礼教正统的维护者,但是孔子也是朴素民主政治的倡导者。 不然,孔子也不会说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样的话。 只是一些古代的伪君子和卫道士,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歪曲了《论语》的一些含义而已。 “根据百姓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引导,教养他们学习知识、掌握礼仪,增强他们与为政官吏沟通与协调,增进彼此之间的信赖,使官民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相互妥协,达到和谐共处,各尽其才!” “这样,也更符合孔子“仁”的政治主张和“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程处弼已经有些沉浸在浩然博大的原味儒家文化之中了,神情清润,目若朗星,口若悬河,继续侃侃而谈。 “而且,草民曾闻秘书监魏大人,曾向陛下进又荀子之言:‘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听到程处弼这话,连魏征这喷子,也是咧嘴一笑,闪过一抹得意之色。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万民乃天下之本!官吏布德施政,为政通畅,百姓宽政得和,安居乐业,也这样也更有助于陛下统治万民,开创盛世!” “好一个“得民心者得天下,万民乃天下之本”!说得好!难得贤侄未及冠礼,便有这样一番见识,真乃我大唐之英杰也!” 李世民拍案而起,抚掌大笑,龍骧虎步,走到了玉阶上。 “没错,当时魏爱卿所言,朕,深感赞同!借语孟子之言,便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主似舟,百姓如水,水可载舟,亦能覆舟!我大唐要想长治久安,就一定要获得天下黎民百姓的拥戴!没有他们,便没有今日的大唐!” “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