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区猎人_第一百八十章 上古凶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章 上古凶兽 (第2/2页)

持这个会议的,按理说是林朔,毕竟他是猎门魁首。
  不过既然曹余生在,而且这桩买卖跟曹家又大有渊源,所以林朔就不怎么说话了,而是让曹余生将白首飞尸的情况具体介绍一下,免得回头抓瞎。
  上次对阵驳兽的时候,anne和章进在缺乏情报时的表现,让林朔记忆犹新。
  当时救他们俩,可比对付驳兽和刺客吃力多了。
  而这次白首飞尸的情况,就连林朔都只是一知半解,大概知道它有什么能耐,但具体的情况,还需要曹余生进一步说明。
  “白首飞尸的具体情况,说起来惭愧,我这个曹家家主,其实知道得也不算多。”曹余生的这句开场白,让林朔嘴角抽了抽。
  “因为白首飞尸,是曹家主脉的不传之秘,我这个分支的家主,是无权知道的。”曹余生解释道,“不过呢,十五年前曹家主脉遭难,那头飞尸消失匿迹之后一直没有出现,这对我们曹家来说是个事儿。
  所以我这些年也是多方查探,防得就是这头畜生忽然出现,为祸人间。
  这东西说起来,我小时候其实见过几只。
  它们像人,不是林家凤凰那种像人,而是从外表到智慧,都像。
  它拥有跟人极为相似的外表,但本质上又不是人。
  虽然是我们‘燕京曹’的豢灵,但是它的原产地,不在燕京,而是在湘西。
  湘西赶尸的传说,它就是始作俑者。
  当然,后来赶尸匠因为这个传说,慢慢成了一门手艺,成为我们门里人的一支,那是另外的事了。
  至少僵尸这个传说的源头,就是这个东西。
  它们在地面上行动的时候,是跳着走的,长得又像人,所以就被人误传为僵尸。
  而在上古时期,它还有一个更加威风的名字。
  叫做‘穷奇’。”
  “等会儿。”魏行山插嘴道,“您让我消化消化,您的意思是,僵尸和穷奇,其实是一回事儿?”
  “是的,一回事儿。”曹余生点了点头。
  “您别闹啊!”魏行山说道,“我最近在翻<山海经>,穷奇这东西我可知道,那可是上古凶兽啊!在山海经上有两种记载,一种说法像虎,另一种说法像牛,可没说像人啊!”
  曹余生笑了笑,说道:“那你知不知道,山海经里说像虎的记载,出自<海内北经>,而像牛的记载,是<西山经>?”
  “啊?这我可没在意。”魏行山摇了摇头,“我看得是网上的通俗版。”
  “年轻人,看书要看原版。”曹余生淡淡说道,“其实<山海经>也不是什么原版,真正的原版,是我们猎门的<九州异物载>。”
  “哦……”魏行山点点头,这种说法他倒是听林朔说过,只是他现在还不是猎门中人,林朔不能把《九州异物载》给他这个外人看,于是只能去翻《山海经》。
  “那穷奇这东西,到底是像虎、像牛,还是像人呢?”魏行山又问道。
  “都像。”曹余生点点头,“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虽然事实上橘和枳是两种植物,但这句话的道理是对的。
  哪怕同一个物种,环境不一样,外表也会因为适应当地环境而变得不一样。
  穷奇这种东西,也是类似的情况,长相肯定会有差异,这里既有环境造成的群体差异,也有基因突变造成的个体差异。
  再加上古代人见识终究有限,做比喻的时候喻体不多,其实本体相差没那么大,但一个描述成像虎,另一个就描述成像牛,这都很正常。
  而上古时期,在湘西的穷奇,像人。
  当时的这种相像,估计也就是个大概,没现在这么像。
  不过,白首飞尸在我们曹家,有将近八百年的培育史。
  我们人类驯养动物,无非两种需求,一是功能需求,要有用,二是审美需求,要好看。
  于是这八百多年培育下来,我们曹家的白首飞尸,越来越强大的同时,也越来越像人。
  十五年前失踪的那头飞尸,我听曹家老人说,长得非常漂亮。
  它虽然不能开口说话,但听得懂人语,很聪明。”
  “舅爷。”魏行山又问道,“这么说起来,你们曹家当年应该培育了不少飞尸吧?”
  “嗯。”曹余生点了点头,“确实不少,据说三百年前的鼎盛时期,我们老曹家有‘千尸飞天’的奇景,这才一举成为猎门六大家之一。
  可惜,随着野外种群的灭绝,老曹家的飞尸因为近亲繁殖,种群开始慢慢退化,淘汰率越来越高,成品也就越来越少了。
  不过,哪怕在二十年前,我们曹家还有三十多只飞尸,各有曹家主脉传人掌握着。
  那时候的猎门论单打独斗,有我大哥和章连海在,林章两家确实比其他各家强一些。
  可要是比整体战力,曹家是毫无争议的猎门第一。”
  “那其他飞尸呢?”魏行山问道,“这次我们就对付一只吗?”
  “这次就一只。”曹余生说道,“因为其他的飞尸,都被这只杀了。”
  “啊?同类也不放过啊?”
  “是啊。”曹余生叹息道,“这只白首飞尸,是当年那群飞尸中最聪明的,也是最强大的,性子温顺,长得又漂亮,很受当时老家主喜爱。
  我这个曹家分支的孩子,说实话,家族地位还没它高呢,轻易见不着它。
  可谁也没想到,它会在一夜之间,把老曹家宰了个干干净净。
  这真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