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婆孩子热炕头_第6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节 (第2/3页)

就提前过来了。
  尚福海抱着万分的欢迎,还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怎么提前这么多天办完手续了。
  安晓辉说总部那边审批要比预想的更快一些,其他的他也不知道。
  但不管怎样,安晓辉一来,尚福海的‘一公里便利店’计划就有了可用的大将!
  最明显的一点,韩正宇和陈静姝二人总算从繁重的便利店杂活工作中解脱了出来,他们专门负责给‘一公里便利店’寻找合适的物业,租赁或者购买,包括联系专业的装修公司做统一的装修规划设计及后续施工,一时间尚福海手里余下的不到4千万资金直接已可见的速度减少着。
  等他手里余钱仅剩不足1500万时,这时候韩正宇二人已经以海菲资本的名义购买了5个万人社区近端平均300平米以上的店铺,包括其他的租赁物业,因为地理位置和物业面积的不同,单店年租赁平均价在8-10万不等,也有4家店铺因为面积在300平左右,地段也尚可,租赁价格达到了20万,死活讲不下价格来了。
  这一下连买带租的物业谈判下来,最终谈妥了21家,5家成了自有店铺,这一块拢共花了1700万,规划中统一简装修平均一家店2-3万元,又是500万扔了出去。
  最后的货架也是采取了统一样式统一制作的模式,为了压缩成本,陈静姝为此还开了个小型的招标会,她通过了特殊的五金渠道把‘一公里便利店’要大规模定制货架的消息给放了出去,合计费用至少大几百万,知道了这个消息的人如同闻到了血肉味的鲨鱼一样围了上来。
  一个个在保证自己微薄利润的前提下都把价格压得够狠,便是付款方式都主动提出了分期343的付款模式,有的厂家更狠,直接把货架的维修保质期写了2年。
  2年后货架有多少不磨损的,尤其是商超行业里?
  陈静姝最终选择了这个质保期时间长,付款也不急的厂家,和对方签订了货架定制协议,确定了样式后,对方开足了马力加工。
  等安晓辉加入了团队后,这些和便利店相关的装修,货架采购等等杂活都交给了他去做了。
  安晓辉以前是管理$物业的,对这21所便利店物业的管理简直是得心应手。
  可再铺货上,他也是遇到了一些困难。
  为啥?
  ‘一公里便利店’哪怕宣传的规模再大,可它毕竟是一家新店,空空如也,新店就没有铺货供应商的合作基础,很多供应商都要求他们先付一半的货款。
  足足21家便利店要同时开业,这将是多大的一笔货款,哪怕仅仅只是先付一半,尚福海手里剩下的1500万也有些捉襟见肘。
  他和整个团队都犯难了。
  第138章 低迷的市场 2/4
  15年的经济形势并不好,甚至说很差。
  从年中开始,房地产行业的低迷,连带拉低了建材、轻工制造业、传统制造业、钢铁等等关联性强的行业的出货量及营销收入。
  这些行业市场低迷的同时,又影响了同样依靠他们存货的物流、货运等等行业。
  同样因为市场低迷,公司工厂生产半减,以至于又影响到了工人的工资收入,甚至在5月份开始,网上零星出现了某某公司破产,几个月发不出工资来的消息。
  再接着零星的消息便成了普遍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公司账户里没钱,三角债关系成了这个时候的恶疾,各种催债成了社会上的普遍现象,更别说工人工资了。
  6月份开始,博城也出现了工人拉横幅堵市政大门的情况,情况之恶劣一时间令人侧目。
  但没有人敢报道,地方电视台和地方报社一律被严令宣传与‘社会本质’相悖的消息,严令宣传负面思想。
  尚富贵就是专门跑货运赚钱的货车司机,因为他的家定居在了周山区,他的主要客户源也是周山区的工业园区里的钢铁无尽加工厂,建材厂,彩钢板等方面的货运。
  其实今年初开始市场就不是很好,一个现在跑货运的散客是越来越多了,随便一个人拿个十来万买辆4米兜的货车就能跑,要是钱多的就买个11米的,或者干脆买个半挂车,各种型号都有。
  说到底周山区就这么大,这个市场里的竞争者多了,自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