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许愿餐厅并不想爆火 第62节 (第2/2页)
可不好拿年纪说事儿啦,没准儿你们年轻人的身板还不如我们呐。” 余渝:“……” 还真是。 反正他是做不到王阿姨这样一字马! 不知不觉,太阳都落山了。 夕阳的余晖像在地平线上放了一把火,将半边天都烧成热烈的紫红色。 归巢的倦鸟嘎嘎叫着,像坠在油画布上的几颗墨点。 三人洗了手,擦了脸,站在外面被凉爽的晚风一吹,十分惬意。 花坛里的月季花开得轰轰烈烈,连空气中都带了淡淡花香。 小区里的人开始多了起来。 下班的,放学的,到点回家吃饭的,走溜溜达达,三五成群往回走。 偶尔碰见相熟的,隔着大老远就打招呼: “吃了吗?” “还没呢,这不,回家做饭!” 中国人的一天,从早饭开始,以晚饭结束。 不然总觉得不圆满。 黑洞洞的玻璃窗里开始透出橙红色的灯光。 不知谁家的油烟机率先开头,轰隆隆工作着,排出一阵阵油香。 紧接着,就是此起彼伏的“嗤啦”声。 食材下锅啦! 忙碌了一天的人从四面八方折返,带着满身的疲惫,希望通过一顿美餐,一番和家人的说笑,重新汲取能量。 车子开久了会没油,而家,就是人们的加油站呀。 王阿姨笑道:“走,去我家吃饭。” 这味儿一闻就是楼上的糖醋排骨,他们可不能轻易认输。 余渝连连推辞,却被她拉着就走。 “你们小年轻有几个会做饭的?家去也是糊弄。跟阿姨走,让你叔叔做炸酱面,可香了……” 他们老两口的儿孙都在外省发展,平时难免孤单。 如今难得来了个对脾气的好小伙子,少不得把对小辈的疼爱转移到他身上去。 余渝临走时,王阿姨还给他装了一大碗炸酱。 “早上煮把面条拌上就是一顿饭,不比你从外面买的放心?省出来的时间多睡会儿。” 炸酱用了最好的五花肉,加了胡萝卜丁、香菇碎和鸡蛋,营养很全面。 哪怕冷了,也能闻到一股浓香。 王叔叔拎着个塑料袋赶上来,“黄瓜,黄瓜!” 王阿姨一拍巴掌,“哎呦,你看我这记性,差点忘了,擦点黄瓜丝才爽口。” 余渝左手被塞了满满一大碗炸酱,右手腕子上挂着三根黄瓜,还想再说什么,就被两位老人干脆利落地推出门去。 “磨叽啥?赶紧回去睡觉,看你累的。” 余渝低头看看“收获”,啼笑皆非,心里暖暖的。 他乖巧道别,“谢谢叔叔,谢谢阿姨,那我走啦。” 二老摆手,“走吧走吧。” 天黑了,楼道里有点暗,老爷子又用力咳嗽了声,看着感应灯照亮蜿蜒狭长的楼梯,这才放了心。 走到下个楼层的楼梯口时,余渝仰起头,冲他们笑着摆手,“都回吧,小心进蚊子。” 那三根黄瓜也跟着晃呀晃。 二老胡乱嗯了几声,“走,赶紧走。” 余渝失笑,知道自己不走,他们也不会进,果然真走了。 等他离开,二老又转移到卫生间的窗户继续看,看着那道单薄的身影融入黑夜,不由感慨。 “是个干大事的。” “才22,还是个孩子呢……” 等余渝回到自己家,已经快八点了。 王叔叔不仅做了炸酱面,还焖了蜜汁鸡翅,香甜可口,非常好吃。 热情的王阿姨添了两次饭,余渝吃得有点饱。 开门,开灯,雪亮的灯光映出空荡荡的房间。 或许是入秋了吧,竟已有点冷了。 关上门的瞬间,那些热闹、温馨,都如同黑夜一般,被屏蔽在外。 薄薄一扇门板,隔开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短暂的幸福过后,失落来得猝不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