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_第140章 龙游浅滩(2)(五千五百字大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0章 龙游浅滩(2)(五千五百字大章) (第2/3页)

命……呵呵……哈哈……天命啊……”
  隔壁的李世民和长孙无垢夫妇那叫一个欣喜,从李渊的话里他们终于听到了一丝松动。
  岳山再次摇头道:“既是天命,亦是人为。”
  “人为?”李渊不解的道:“什么意思?”
  “圣人应该比我更清楚。”岳山上前一步,逼视着他的眼睛说道。
  “我?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李渊眼珠子一动,显然想到了什么,有些惊慌的道。
  “不,你知道,只是你不敢承认。”岳山继续逼迫道:“你不敢承认是你的权力欲望和帝王心术造成了今天的一切。”
  “你胡说。”李渊脸色狰狞嘶吼着反击道,然而他慌乱的样子却暴露出底气的不足。
  “太子性情仁厚善纳人言,在协助你处理朝政的这几年有许多英才投入他门下。渐渐的他的势力越来越庞大,大到了让你这个圣人都觉得危险。你就想到了用秦王来制衡他。”岳山盯着他说道:
  “可秦王常年征战在外,没有时间和精力经营自己的势力。尤其是中枢都是太子的人,秦王根本不是对手。于是你就破天荒的封秦王为天策上将,还许他自置官署……”
  李渊慌乱的打断他道:“不,不是这样的,你胡说,你污蔑朕。”
  岳山质问道:“那你为何又要让高士廉担任雍州治中?”
  “因为你知道仅凭天策上将和自置官署的特权,秦王依然不足以和太子抗衡。只有占据雍州治中这个位置,他才可以光明正大的安插自己的心腹,把太子的心腹驱赶出京畿之地。”
  “只有这样秦王才能快速成长起来对抗太子。而你就可以坐山观虎斗,坐稳皇帝的宝座。”
  “可是你忘了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大唐走到今日之局面皆是你一手造成的。表面上你的两个儿子是死在秦王手里,其实他们是死在你自己手上。”
  隔壁房间,李世民‘噔噔噔’后退两步,满脸痛苦。当局者迷也好,太天真也罢,以前他真的从未想过这些,只是觉得父亲给的封赏都是自己应得的。
  可岳山的这一席话犹如醍醐灌顶一般,让他明白了很多之前觉得不解的地方。
  但这番话也和一盆冷水一样浇在了他的心里,原来之前的父慈子孝都是假的。真是天家无父子啊。
  长孙无垢紧紧的抓住他的手,即愤怒又心疼。
  见岳山毫不留情的把自己心底的阴暗面摆在明面上,李渊彻底慌了。比这个更让他慌乱的是,岳山把两个儿子的死归罪于他。
  他不愿意或者说是不敢面对这个事实,满脸痛苦的为自己辩解道:“你胡说。我已经和诸位宰辅说好要收回世民手中的权利,让他去洛阳当太平王爷。如果我要用他制衡建成,为什么又要收回他的权利。”
  哪知道这次岳山不但没有驳斥他的话,反而话锋一转顺着他的话,用不解的语气道:
  “我也在疑惑这一点。当年你感恩于独孤皇后的抚养之情,被隋炀帝如此欺辱都忠心不改不肯叛变,直到他身死国灭才举起大旗,可见你是个重感情的人。”
  “对姨娘独孤皇后和表兄隋炀帝都是如此,更何况是你的亲生骨肉。你应该更加疼爱才是,为什么会做出后来那些让父子离心的事情呢?”
  这些话让李渊犹如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忙不迭的道:“对对对,就是这样。我是个重感情的人,怎么可能会害自己的孩子。所以你冤枉我了。”
  岳山并没有理他,而是顺着自己的思路自顾自的道:“陛下重感情,可为什么后来又行如此下策呢?让人费解啊。”
  “除非……”岳山猛的抬头,看着李渊一字一句的道:“除非有小人作祟。”
  “小……小人作祟?”李渊眨巴眨巴眼睛,有些不知道该怎么接这句话。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身边有小人。
  岳山却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用肯定的语气说道:“对,就是这样,肯定有小人作祟。”
  “圣人你想想,我们大唐内有反王作乱,外有突厥虎视眈眈,需要一个雄才大略、智勇双全的帝王才行。你肯定想过,战功赫赫的秦王也许比性情仁厚的太子更加适合掌管这个国家。”
  不知不觉中岳山完成了偷梁换柱偷换概念的工作。
  然而急于给自己找借口的李渊根本就没有发现这一点,反而双眼放光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连连点头道:“对对对,我数次考虑过要立世民为太子。”
  岳山根本就不给李渊思考的理会,马上就问道:“可为什么你没有这么做?是不是有谁进了谗言阻拦了你的决定。”
  李渊几乎是下意识的喊道:“封德彝,是封德彝,是封德彝。是他告诉我贸然改立太子会造成国朝不稳。”
  说到这里,李渊眼睛一亮,犹如绝望中见到了一线生机,忙不迭的道:“他还告诉我让建成和世民相互争斗,我在幕后观察就能找出更适合当太子的人。”
  “咚。”这时岳山清楚的听到隔壁房间传来一声闷响,不用想就知道李世民怒了。
  李渊正陷入甩锅带来的喜悦之中,并没有听到隔壁的声响。他继续说道:“一切都是封德彝造成的,我就是鬼迷心窍听了他的谗言才会做出有违本心的事情。”
  “原来如此,我就说您是九天之龙怎么可能做出如此糊涂之事,果然是有小人作祟。封德彝表面支持秦王,暗地里和太子暗通款曲,却又在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