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55) (第1/3页)
申奎平日里就有几分惧怕昭灵,要不是有姐姐申姬撑腰,他不敢拦昭灵,此时见对方勃然大怒,心虚得一句话也对不上来。 昭灵喊道:伯宴,将人拿下! 早就按耐不住的桓伯宴,听到命令立即跳出来,一把将申奎按住。桓伯宴出身将门威武强悍,申奎这种酒色之徒,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申奎大声囔囔:你们做什么?想谋反吗? 没让他继续瞎喊,桓伯宴捂住他的嘴。 其余侍御不敢出手协助申奎,而且内心都明白,这是太子阵营和申姬阵营的对抗,他们为求自保,只当没看见。 再没有人敢拦道,昭灵急冲冲往寝宫里头走去,边走边喊:父王!父王! 平日里对这个父亲确实有怨言,但此刻是真担心父亲的安危,申家父子没有大的韬略,做事往往不择手段。 有多少君王,因为晚年失去判断力,被小人操纵,死得不明不白。 融王曾经也是英武神明的一代君王,国家在他的治理下一度很强大,晚年被佞臣玩弄于掌心,实在让人喟然。 寝室里头传出融王倦乏的声音:阿灵,你怎么来了? 父王! 昭灵闯入寝室,见到躺在床上安然无恙的父亲,这时焦急的脸上才绽出笑容。 融王想爬起身,身边的侍女立即过去搀扶,他问昭灵:外面为何喧哗? 侍御拦住儿臣,不让儿臣进来探看父王。昭灵取来一件貂裘,将它披在父亲肩上。 帮父亲系上貂裘衣领下的带子,昭灵继续说道:儿臣恼怒,便叫同行的伯宴将他执住。 融王猜到是哪个侍御敢阻拦昭灵,他人是老了,心智还在。 没再往下问,融王打量这个平日里很宠爱的小儿子,念叨:是有些时日没见你。 昭灵怅然道:嗯,有好几天了。 上一次朝会,融王没有出现,政令由申姬的父亲以太宰的身份发号。三个月前,申姬父亲的官职就已经从少宰,升职为太宰。 父王,儿臣想扶父王去苑中走走。昭灵搂住融王的一只胳膊,他这样的举止像个孩子一般。 年幼时,昭灵也曾这么搂住父亲的胳膊。 融王除去早年腿上受过伤,晚年腿脚不利索外,身体还算健康,近来卧病不起,其实都是因为饮酒作乐和缺乏运动导致。 由儿子搀起自己肥胖的身子,融王看对方吃力的样子,见自己竟像个废人,内心颇为惭愧:嗳,孩儿,此时是什么时辰? 父王,是午时。 昭灵搀扶融王离开寝宫,往苑园去,照到秋日午时的暖阳,融王顿时来了精神,苍白的脸上恢复血色。 父子俩人相伴,在苑中慢悠悠地走动,融王走累了,就在亭子上歇息。融王那深受酒色毒害的脑子,在晒过太阳后,显得分外清晰。 和父亲坐在一起闲谈,昭灵没提任何政事,谈的都是生活上的小事,还有父子间的往事。 融王提道:阿禖呢?我卧病多日,怎不见他? 听到父亲主动提到太子,昭灵心中大喜,说道:父王在这里稍等,儿臣立刻叫人传唤兄长。 融王听信谗言,一直猜疑太子,父子关系遭到离间。 昭灵没让侍御传唤太子,信不过,而是传令仍在宫中的桓伯宴,让他赶紧去唤太子。 返回苑中,昭灵远远望见孤零零坐在亭子上的父亲,他显得那么苍老,早已经不是记忆里那个令自己畏惧的国君。 融王因为衰老而疑心重,猜疑至亲;也因为衰老而迷恋光阴,贪图享乐,早年的雄才大略,英武气概都已消失殆尽。 太子来得很快,怀里抱着襁褓,襁褓中是太子宠姬棠姬生的一个男婴,还没满月。 这个秋天生的孩子,还是第一次见到他的祖父。 昭灵闯入融王寝宫的事,很快就传到申太宰和申姬耳中,等他们急急忙忙赶过来苑园,见到的是和乐融融的祖孙三代。 申太宰恶狠狠瞪向昭灵,那副模样凶恶似鬼,申姬见到国君抱怀的婴儿,不禁又嫉又恨,流下泪来。申姬知道,这个孩子是太子的长子,国君的长孙。 申姬怨恨,她要是有个儿子,就有一份筹码,以国君对她的宠爱,准能被封为太子。 申姬的这滴泪水,也是对自己的命运和整个家族的挽歌。 秋日过去,冬日到来,融王身边的佞臣一个个被太子驱逐,这是个致命信号。太子蛰伏许久,终于开始动手收拾,用的是雷霆手段。 申家意识到大势不妙,但已经为时已晚。 很快,有宫女向国君揭发,申姬之前为怀上孩子,求助女巫,那名女巫经常进宫,给申姬出谋划策。女巫和申姬密谋假孕,再从民间找个男婴带入宫,诈称是申姬自己所生。 女巫立即被逮捕,并供认罪行。 经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