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64) (第1/3页)
昭灵道:他们既然知道二把手的名字,知道贼目青王叫谁名谁吗? 卫平摇头:我刚问过他们,确实不知晓,倒是古怪。 贼寇头目的名字成谜,二把手却有名有姓,恐怕只有一种可能,贼目有意隐瞒自己的身份。 昭灵和卫平坐在屋中交谈,等待士兵安排船只,此时,管理越津漕运的官员匆匆赶来谒见尊客。他来时,正好听见昭灵和卫平的交谈,听他们提起青王二字。 漕吏道:禀公子,青王神出鬼没,至今也不知道名姓,好在泽郡有人见过他,小臣这边刚获得他的一张画像。 卫平连忙问:画像何在? 漕吏立即喊名士兵去取,没多久一张通缉用的画像递到卫平手中。 展开画像,卫平先是疑惑,继而像似惊诧,随后将画像递给昭灵,他那眼神很复杂,面上的表情还有些不可置信。 昭灵接过画像,看见画像的瞬间,当即认出这个所谓的青王,就是越潜。 画像中的男子披散头发,眉目凶恶,画得有点失真,但面部特征还是很好辨认。 越潜的容貌,昭灵再熟悉不过。 手指触摸画中人的眉眼,昭灵惊愕过后,是一阵沉默。 时隔一年有余,再次见到越潜,竟是以这种方式。 漕吏道:小臣听说此贼也就二十岁出头,不知道从哪里学得一身好武艺,还颇有些谋略。当初此贼为攻打泽郡的郡城,故意假扮田夫,去郡城修城墙 还没等漕吏说完话,昭灵倏然站起身,卫平随着他起身,卫平心中隐隐感到不安,一时不清楚这份不安打哪来。 昭灵若有所思,突然问道: 卫平,彭县距离金谷关多远? 原来如此,卫平顿时恍然,这份不安的预感从哪里来,难道这帮云越贼寇打算攻打金谷关吗? 公子,从彭县前往金谷关,只需半日! 卫平见昭灵神色凝重,问道:难道公子觉得越 越潜神通广大,已经潜入金谷关? 没接着往下说,卫平知道不能提越潜名字,在场还有漕吏这个外人。 公子灵曾经的侍从,如今成为云越反贼的头目,始料未及。谁能想到呢,越潜不仅没死,还领着一帮云越人起来造反。 漕吏不明所以,听不明白两人的交谈,他是下属,也不敢多问。 一时屋内静寂无声。 卫平思考利害,觉得没有迹象显示越潜在金谷关,青王的部众向彭县前进,可能目的就是彭县。 不过这帮贼寇行踪可疑,攻下夷南郡的郡城,却没有留主力看守郡城,反而北进,不合常理。 昭灵让漕吏仔细讲述青王如何攻打泽郡的郡城,漕吏一五一十都说了,经由他口事情显得十分传奇,而越潜也仿佛不是凡人,像似拥有某种神力。 待漕吏离去,卫平才问:公子,确认是他吗? 确认是越潜吗? 卫平当然认识越潜,只是画像上的并不十分相似。 是他。昭灵说得笃定,自己又岂会错认。 有公子灵来辨认,铁定就是越潜了,真是他,那就相当麻烦了,卫平心想。难怪风传贼目青王是越灵王之子,他还真是云越王子,不是假冒。 卫平问:公子为何觉得他人在金谷关? 昭灵道:我不确定。 只是一种感觉,那种感觉在孟阳城时很强烈,就像,就像越潜就在身旁,有几次仿佛只要回过头,就能看见他。 之前不知道越潜即是贼目青王,昭灵没做多想,此时想来,在孟阳城时,那份强烈的感觉也许不是错觉。 昭灵思索一番,说道:这伙贼人行踪可疑,恐怕目的不是彭县,况且贼目没有出现,反倒是二把手在领兵,确实费思量卫卿,明早同我返回孟阳城! 卫平应道:是,公子! 他也觉得事有蹊跷,需要观察一下青王部众的动向。 眼下云越到处都是造反的贼寇,融兵应接不暇,暂时组织不出一支有力的军队讨伐青王 部众,确实头疼。 要是普通的贼目倒也罢了,越潜可是越灵王的儿子,光是这个身份,就极具号召力。 决定明早返回孟阳城,这一晚,昭灵在越津渡口过夜。 夜深人静,油灯昏黄,昭灵坐在书案前,书案上摆放的正是越潜的通缉画像,他凝视画像,右手中紧握着一件蛇形项坠。 孟阳城下,越潜周边漆黑,唯有窗外的一轮新月散发光芒,他在彼此起伏的鼾声中,思念白日那个乘车离去的人。 思念是如此强烈,以致他难以成眠。习惯性的摸向胸前的项坠玉觽,手指摸空,才想起这件珍贵的玉器没带在身边。越潜在孟阳城当了半个多月的刑徒,日子不长,却又感觉十分漫长。 越潜不在乎吃点苦头,遭点罪,他的意志坚毅如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