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9章 弯道超车(求推荐) (第2/2页)
我们这个项目是研究什么的。”杨星当着众人的目光,胆气不怯地说道。 众人都是点头,眼里满是好奇。 他们已经猜到,他们这次的项目大概率和那帆布底下的东西有关。 “我们加入之前额外签了特殊保密协议,会是什么绝密项目吗?” “他脚下那东西那么大,看起来不像是脑机装置啊?” “难道是新型的装置?” “那也不可能大到那个地步。” 杨星拍拍手,把众人的注意力再次聚集到自己身上:“那我现在就告诉你们。” 说完,他一把跳了下去,然后和几个人一起把三色帆布拉开。 眨眼间,所有人都惊呆了。 “我们就是来研究这个东西的?” “机甲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啊?” “不对,这台机甲不会就是用脑机接口来操作的吧?” 只见土里土气的三色帆布下,正是闻名世界的拳击手号。 黑色的金属光泽,坚硬的装甲,表面硬朗的线条牢牢吸引住所有人的目光。 “那也太惊人了,现在的脑机连接不可能操控这么大的机甲,我看过它测试的视频,如果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话,那系统的信号识别精度、信息处理和转换的速度得达到一个多么恐怖的地步?” “别说非侵入式了,以现在的技术,哪怕在大脑里面装一万个电极,也做不出视频里面的操作。” 别说这些研究员,就连石奕都被吓住了。 拳击手号的事情他也一直在关注,从被证实之后,拳击手号的操作方式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 人们普遍都认为是脑机接口类似的技术操作。 他也和业内的朋友进行过探讨,最终反而觉得脑机接口的可能性不大。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视频里面的机甲太灵活了。 从最开始的行走转弯,再到后面的奔跑、切换形态…… 机甲的行动越来越敏捷,越来越复杂。 目前的脑机接口技术,用来操作一个比人手大点的机械臂转个弯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而且信号识别速度和精度、机械反应速度都很有限。 根本不可能做到机甲那么灵活的操作。 他们还探讨过有没有可能是新的脑机技术,但是一个14岁的少年,能做出机甲这么复杂的东西,总不可能对神经科学也这么精通吧? 这件事石奕觉得不可能。 但是没想到的是,现实就是这么荒诞。 他觉得不可能的事情,现在成为了现实。 杨星拍了拍身边的拳击手号,笑着说道:“对,你们想的没错,拳击手号的其中一项技术叫做神经元连接技术,与脑机技术有部分相同点,所以各位才会被选中加入我们项目。” 他说完,现场都安静了。 石奕晃晃自己的脑袋,确认自己不是在做梦。 他研究了十几年的技术,好像一下子就落伍了? 不对,是全世界科学家研究了几十近百年的技术,一下子就被一个人给超了过去? 而且对方还是一个14岁的少年? 这弯道漂移超车也太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