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59) (第3/3页)
们一起去。 下午,郑胡两家一道支起了粥棚子给难民分粥面馒头,胡家还准备了一些粗衣布匹。前来领取救济的不仅是流落而来的难民,还有些缙城的穷苦百姓,人流直排了一条街,连衙役都来维护秩序了。 郑老爷家的粥真实在,汤少米多,我都想去多要两碗了。 你要不要脸皮,去蹭粥喝便罢了,还想要几碗。 若是觉得郑家的米好,去铺子买不就是了。米粒儿饱满卖的还不算贵,比其他铺子都实惠。 嘿,那我倒是要去瞧瞧。 一次施粥,倒是给郑家引去了不少生意。楚纤忙碌了一日,回家已然是精疲力尽,再是不嫌无事可做了,郑江停好笑道:明日可还要去? 不是说了三日吗,我自是说话算话。 夫郎好魄力。郑江停正想给软塌上的人揉揉手腕,今儿光是盛粥都把手盛痛了,两人方才抱在一起,小菊便带了话来:老爷,主夫,有客人来访。 郑江停不想见客:我记着没有今儿的拜帖啊。 是个老大爷,说是旺民街那一带的。 郑江停看了楚纤一眼:莫不是任大爷? 楚纤听这称呼一时间还未想起是什么人。 以前租小饭馆儿给我们的那个老大爷,你还给他送过好些日子的饭呢,这就忘了? 被郑江停提点,他一下子想了起来:任大爷如何会过来,咱们过来都没怎么有过他的消息,还是年初在庆丰楼里见过他一次。 我去瞧瞧。 两口子一道去了茶厅,果不其然,还真是老大爷。 再见故人,颇有些惆怅,楚纤赶紧吩咐了下人备些瓜果茶点心招待。 你们俩还是这般客气。 任老大爷越老越慈,笑起来眼睛眯起,很是和善,三人寒暄了几句,任老大爷有些着急。 我今儿上门来可不是做客的,是有事情要找小郑商量。 老大爷有事便直说,咱们也是老熟人了,不来生意上那一套。 老大爷点了点头:我听说你们两口子施粥给难民了,想来也知道春来县今年遭了灾,我儿正是在春来县做县令,今下上头的救济粮迟迟下不来,百姓饿的饿死,逃难的逃难,更有甚者进了匪窝子干起打家劫舍的营生来。这番光景,周遭的县城竟然还乘机涨了粮价。 老百姓买不起粮食,春来县人心惶惶,我儿书信来,看能不能再缙城买到粮食运送过去。我听老百姓说你们郑家的米粮好,价格也实惠,这般便腆着老脸过来问问,可能大批量购买? 世道不安稳,即使是处在安稳地的人也唏嘘,缙城不是没有遭过难,对此也算的上感同身受了。 粮食散卖是卖,批量卖也是卖,郑江停自然是没什么问题:今年阳亩村的土豆产的不错,价格也不如米粮贵,我可以去阳亩村跑一趟,可以比市面上的价格再低一些买到大批土豆,到时候一并和粮食送到春来县吧。 如此太好了!任大爷激动的站起了身,径直要去握郑江停的手:我此番跟着一道过去送粮食,去了也就不回缙城了,以前舍不得离开缙城,时下还是想守在子孙后代身旁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413 20:10:56~20210414 20:38: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矿泉水 10瓶;南音雨閣 5瓶;表白太太们、dcm520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3章 自打阳亩村的村民自行种植土豆来卖以后,土豆的价格已经远不如刚上市的价格了,附近种植的人越来越多,就连郑江停的种子铺也有卖土豆种子,并且还教授种植方法,土豆本身就相对于容易种植,果腹能力又强,很得普通老百姓的喜爱,种的人多了也就不稀奇了,价格自然而然的就下去了。 这两年郑江停在阳亩村很是挣了几分薄面,低价收购土豆的事情易如反掌,两天就筹到了近千斤土豆。 城里才施了粥,郑江停又大量购买土豆,不少商贾得知是为春来县所屯收的粮食,受了不小的鼓动,陆续有商户低价或是捐赠出了粮食布匹,就是从不做施粥之事的韩家也一改往时作风,捐赠出了一百斤粮食,很是得了百姓的赞扬。 不过十日之间,郑江停手头上就有了五百石粮食。 任老大爷感激的老泪纵横,同春来县令写了信,两日后便启程运送粮食到县里去。